搜索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新闻公告学术活动 》 正文

【重磅】同济、吉建大联合长春新区管委会、长白山管委会首次举办 “生态智慧城镇”系列国际会议并发布《生态智慧城镇之长白山行动纲领》

【重磅】同济、吉建大联合长春新区管委会、长白山管委会首次举办 “生态智慧城镇”系列国际会议并发布《生态智慧城镇之长白山行动纲领》

寒地城市设计研究中心 2018-08-02

论坛摘要:

2018年7月24日-29日五日内,同济大学、吉林建筑大学联合长春新区管委会、长白山管委会首次连续举办三场“生态智慧”国际论坛并发布《生态智慧城镇之长白山行动纲领》

本次国际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学界、管理界、设计界、媒体界(上海城市规划、Socio-Ecological Practice Research、城市建筑、幸福都市、三峡生态环境监测等杂志)等生态智慧领域的知名专家、决策者、实践者、传播者,及百余位国内外全领域、多专业的嘉宾共同开展学术研讨,明确提出生态智慧与实践应跨界交流与落地。

本次国际论坛由“千人计划”学者、“长江学者”、“长白山学者”领衔,国内外知名学者首次共同审议并发布《生态智慧城镇之长白山行动纲领》。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及城乡规划学科于2017年成功举办“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吉建大论坛(2019)恳谈会2018年又成功举办“生态智慧城镇”同济-吉建大论坛(2018),为2019年举办“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吉建大论坛(2019)提供明确的目标与导向。三年内在生态智慧与实践领域多轮会议的连续承办,将使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学科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生态智慧与城乡实践”吉林省系列

会议快览

(里程碑意义)

 “生态智慧城镇”同济-吉建大长白山巅峰论坛/2018.7.24-25

主办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协办方:长白山管委会、国际生态智慧学社(ISEW)

| 国内外生态智慧领域顶级专家学者与长白山管委会、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政府及规划管理部门领导齐聚长白山管委会,共同审议并通过《生态智慧城镇之长白山行动纲领》

| 开展生态智慧学术共同体推进会

 

     

长白山管委会李一杨副主任、孙兆银秘书长等领导与全体专家合影

 

 

 

 

生态智慧导向下的长春新区城市设计研讨会/2018.7.27

主办方: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春新区管委会

协办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际生态智慧学社

| 长春新区管委会主管领导及规划管理部门领导带领国内外生态智慧领域顶级专家参观长春新区。

 

       

长春新区管委会仇凤江副主任陪同生态智慧专家参观长春新区展览馆

 

| 长春新区管委会与吉建大寒地城市设计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吉林建筑大学寒地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与长春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共议长春新区“中国北方生态智慧城市发展目标的推进大计”

       

长春新区规划局、住建局及各分局全体领导参加会议

 

              

 

 

      

各位专家领导为新区建设献言献计

 

“生态智慧城镇”同济-吉建大论坛/2018.7.28-29

主办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协办方:长春新区管委会、长白山管委会、国际生态智慧学社(ISEW)

合作媒体:《上海城市规划》、《Socio-Ecological Practice Research》

支持媒体:《城市建筑》、《幸福都市》、《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 《生态智慧城镇之长白山行动纲领》成功发布!

吉林省住建厅相关领导应邀出席发布会及吉林建筑大学校领导戴昕校长、张成龙副校长、白莉副校长等参与发布会。随后由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副主任王云才教授主持发布会,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地理系象伟宁教授发布了行动纲领。

 

       

长春住建厅刘萍副厅长等领导与专家合影

 

       

《生态智慧城镇之长白山行动纲领》发布会

 

| 吉林建筑大学与同济大学相关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同济大学城乡生态规划设计研究国际联合中心及生态智慧与实践研究中心与吉林建筑大学寒地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及寒地城市空间绩效可视化评价与决策支持平台签署完成长白山战略合作协议。

 

        

吉林建筑大学寒地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成龙副校长与同济大学城乡生态规划设计研究国际联合中心及生态智慧与实践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云才教授共同签署该协议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彭震伟书记、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象伟宁教授,吉林建筑大学戴昕校长、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吕静教授、城乡规划系主任赵宏宇副教授作为主办方见证人;论坛主委会共同主席《上海城市规划》杂志社编辑部王静副主任作为媒体见证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 颁发《吉林建筑大学寒地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聘书

由吉林建筑大学副校长张成龙教授为国内外知名院校的生态智慧领域顶级专家颁发《吉林建筑大学寒地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聘书。

 

      

 

 

| 18位嘉宾对生态智慧实践的多角度、多专业、多层次圆桌激辩

18位国内外顶级生态智慧领域专家围绕生态智慧与实践进行了多专业、多层次、多视角下的主旨发言与圆桌激辩。

            

        

 

| 案例:长春新区是首个发展目标为生态智慧城区,建立中国北方生态智慧城区

长春新区是首个将生态智慧作为明确发展目标的城市片区,并且将目标锁定为建立中国北方生态智慧城市。王昊昱副局长深入浅出的将生态智慧目标确定的背景、历史沿革、目前推进的情况与各位进行沟通与交流。她表示希望在未来生态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与会嘉宾的支持。

    

 

| 教育:吉林建筑大学在生态智慧教育领域首开先河,率先开展本科培养方案生态智慧思想融入探索!

吉林建筑大学是在本科课程中首个开设生态智慧教育的高校,并即将在硕士课程中进一步开设。由原来仅面向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课程升格为面向全校各专业的通识课程,为培养生态智慧人才及实践者提供国内首个教育平台。

               

 

 

            

 

 

     

 

| 多方媒体支持!

获得国际生态智慧学社(ISEW)、《Socio-Ecological Practice Research》、《上海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幸福都市》、《三峡生态环境监测》媒体的支持。

| 学界、设计界、管理界、媒体界会议的展开

学界、设计界、管理界、媒体界开展了多次圆桌会议。明确提出生态智慧与实践应跨界、落地、传播。

    

 

| 学术论文写作分享会

由沈清基教授、王昕晧教授、象伟宁教授为同学们带来别开生面的学术论文讲座——《做实践研究、写学术文章;做国内研究、写国际文章》

         

学术论文写作分享会现场

 

主旨报告及圆桌会议内容详解

(满满的干货)

2018年7月28-29日,“生态智慧城镇”同济-吉建大论坛(2018)在吉林建筑大学土木教学馆一楼圆形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盛会由同济大学、吉林建筑大学主办,并特邀国际生态智慧学社(ISEW)、《Socio-Ecological Practice Research》、《上海城市规划》作为合作媒体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且设有约稿专刊,另外邀请到《城市建筑》、《幸福都市》、《三峡生态环境监测》为支持媒体,共同全程参与并报道。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生态智慧城镇”

          

“生态智慧城镇”同济—吉建大论坛(2018)现场

 

7月28-29日,共4场精彩的主旨发言环节,由18位特邀嘉宾依次进行演讲。此外设有2场圆桌会议及1场学术论文写作工作坊分享。

7月28日为上下午两场主旨发言,发言嘉宾共9位,分别由同济大学彭震伟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象伟宁教授,同济大学沈清基教授,长春新区规划局王昊昱副局长,华中科技大学耿虹教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王昕晧教授,清华大学卢风教授,重庆大学袁兴中教授,同济大学王云才教授为大家带来独具见解的讲演。

 

7月28日上午-主旨发言

主持人:象伟宁教授

 

主旨发言1:山地生态敏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索——以吉林长白县为例

发言人:彭震伟教授 同济大学

         

彭震伟教授以吉林长白县新型城镇化为例分析,提出山地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全面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有人的参与,从生态文明落到生态实践,因此城乡规划的思路应把自下而上的规划方式和自上而下的规划方式进行整合。

自上而下的设计首先要有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发展需求;其次进行全域规划,关注城乡整体空间;以生态为本,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最后进行情景分析,合理判定近远需求。

彭教授总结了三点发展路径:①跨国城镇群构想+边境城市演进路径。②生态敏感地区的全尺度、全要素的生态分析体系③基于生态敏感特征的城乡人居空间优化方法。

 

主旨发言2:服务生态智慧城镇建设的生态实践学:源于实践、服务实践、高于实践

发言人:象伟宁教授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

 

          

象伟宁教授以红旗渠生态实践案例引申出观点,他认为实现生态实践目标的基本途径一是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二是协调人-经济-社会的关系。这构成了生态实践的根本途径。

象教授以三峡大坝修建后存在的问题引申出生态实践是有原错性的;生态实践问题具有非理性。他认为如果协调不好生态和人的关系,何谈协调人和人的关系。生态实践的必要性,这是一个试错和补过的过程。我们在做的过程中要给自己留余地,否则就没有机会去进步。

最后总结得出服务生态智慧城镇建设的生态实践学的三大核心理念是源于实践、服务实践、高于实践

 

主旨发言3:完型意识的主客观基础及应用于规划设计的若干途径

发言人:沈清基教授 同济大学

 

 

                

沈清基教授首先介绍完型意识概念及其特点。完型意识与规划设计均具有广义性、创造性。它形成的条件之一是不完满、有空缺,是人们进行心理完型的必要条件。

沈清基教授通过举例说明完型的客观性及主观性。他认为完形意识主观性具备发现欲与发现力,探究与解释力即“见识”和评鉴力与批判力。

此外他总结完型意识应用于规划设计的若干途径,分别以构整、生发、扭困和极致等方式。最后基于完型意识功能的角度得出了完型意识与规划设计关联研究的必要性。

 

主旨发言4: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发展战略

——长春新区总体规划中的生态智慧城市实践

发言人:王昊昱副局长 长春新区规划局

 

            

王昊昱局长认为,生态智慧城市是在维系本底优质的生命状态下,具有可持续的生存发展能力、鲜明主见和完整生命体的城镇单元,是城市发展战略阶段制定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目标选择,也将是城市发展中最核心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是真正实现绿色崛起的最佳动力。

通过介绍长春新区的总体规划和生态智慧理念的运用,王局长提出一个好的规划首先是规划者本身的提升,其次还要有相匹配的背景。

最后王局长表示长春新区乐于先行建设生态智慧城镇,将自身作为试验田,并且盛邀专家们一并创造长春新区生态智慧城镇。

 

7月28日下午-主旨发言
主持人:王昊昱副局长 

 

 

主旨发言5: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原始交织-云南临沧南美拉祜族传统建造技艺与聚落形态调查

发言人:耿虹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耿虹教授认为云南临沧南美拉祜族构建了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交织的理想形态。它400年来延续早期人类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房屋建造方式与村落聚集形态,并秉持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

对于特定的民族文化村镇而言,跳出历史化与社会化的语境,空谈生态建设是没有意义的,同时脱离了特定的民族文化语义去强调生态系统建设也是没有意义的。

因而生存于特定自然环境的民族村镇,通过合理的基础设施配套模式,低冲击,多种融合,自体循环的生产生活机制建设,有利于自然引导生态系统与社会人文图景的有机整合。

 

主旨发言6:韧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智慧城镇

发言人:王昕晧教授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

 

             

王昕晧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可以通过数字工具来优化城市功能;广义上讲,通过智能生活来提高生态质量。一个城市的发展对周围城镇的影响都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他提出我们需要反思开发模式。地球所能够支持的生活方式应该是韧性的。生态智慧是智慧的一种,智慧是把现在能得到的经验知识,有目的地创造人的生活。另外城市群不是一个城市,它显示的是城市之间的关系。

他表示长春在地性规划应考虑长春新区对于整个城市带来哪些影响。生态智慧要考虑到跟外界的联系,其韧性思维是求同存异,并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目标。

 

主旨发言7:实践、内在的善与生态智慧

发言人:卢风教授 清华大学

 

              

卢风教授认为任何一种实践必有其卓越标准,必有其原则,必有其要达到的善抑或目标,实践总是社会性的。任何一种行业都是一种实践,对他人没有任何影响的行为不能称之为实践;

他认为内在的善是按照该实践的卓越标准和规则而实现的卓越,这种卓越活动将带给相关者的利益。只有真诚参与实践,真诚按照实践的卓越标准和行动规则去勤奋劳作,才能获得善,这种善是与特定实践内在相关的善。

最后卢教授总结生态智慧是追求和实现这种善的能力。无美德者无智慧,无智慧者不可能保持美德。当有了正义、诚实、美德,才会追求生态实践的内在的善,而不会过分看重外在的善。

 

主旨发言8:蓄水影响下的三里河谷之变—一个持续不断的生态系统设计实验

发言人:袁兴中教授 重庆大学

 

              

袁兴中教授首先介绍了三里河谷1998年到2018年的水位变化,提出了设计思路,设计策略和方法,多功能思考,主导功能优先,蓄水影响下的生态过程,以及设计技术等。通过构建以生态系统优化为目标,从而应对水位变化,应对不断变化环境进行适应性设计。

设计思路及策略以生态自我设计为主,人工调控为辅。其中设计要素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此外在结构设计,功能设计,过程设计中综合考虑水文过程与界面生态过程。设计技术包含景观基塘技术,林泽工程技术,多带多功能缓冲系统技术,鸟类生境重建技术,环湖小微湿地技术-湿地五小工程。从而形成一个持续不断的生态系统。

 

主旨发言9:因地制宜-特色村镇建设的生态智慧之本

发言人:王云才教授 同济大学

 

              

王云才教授以都江堰为例引出因地制宜是生态智慧之本,提出因地制宜强化了人的价值观。透彻解析了因地制宜的概念。随后通过案例剖析,解释了生态智慧城镇是否存在,什么样的城镇才是生态智慧城镇。

此外,举例分析江西吉安的渼陂古村基于生活、文化本身的治水智慧,因地制宜的村庄多级导蓄系统是最具生命力的生态智慧。他以生智慧引导下的太原市生态修复案例为例,分析得出水体和绿地是太原生态修复的关键。

王云才教授通过“Woodland New Scommunity Planning”案例分析,向我们揭示了森林环境保护、自然排水系统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规划原则。最后王云才教授提出根据地方的地理特征来做研究是生态智慧之本。

 

7月28日—其他活动

主持人:象伟宁教授

7月28日下午举行圆桌会议——国内外学界、管理界两方解读《生态智慧城镇之长白山行动纲领》及学术论文写作工作坊——分享《做实践研究、写学术文章;做国内研究、写国际文章》讲座。

|圆桌会议主题:国内外学界、管理界两方解读《生态智慧城镇之长白山行动纲领》

发言人:彭震伟、象伟宁、王昊昱、吕静、杨波、王云才、袁兴中、沈清基、卢风、刘延松、于海洪、王静

大家热烈积极研讨《生态智慧城镇之长白山行动纲领》。最后由象伟宁教授总结:我们在探索生态智慧城镇如何落实,我们在探讨一种新的做学问的方式,我们应该注重在实践中如何把生态智慧城镇做好,我们应把实践当成主体。

|学术论文写作工作坊——分享《做实践研究、写学术文章;做国内研究、写国际文章》讲座

发言人:象伟宁、王昕晧、沈清基

沈清基教授、王昕晧教授、象伟宁教授分别为同学们带来别开生面的学术论文讲座《基于学术能力的论文写作》、《做国内研究、写国际文章》,会议现场反响热烈,同学们积极参与提问环节,获益匪浅。

7月29日为两场主旨发言,发言嘉宾共9位,分别由吉林建筑大学校长张成龙教授、山东大学程相占教授、台北大学廖桂贤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汪辉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杨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车越教授、北京建筑大学王思思副教授、吉林建筑大学吕静教授、吉林建筑大学赵宏宇副教授大家带来讲演。

 

 

7月29日上午-主旨发言

主持人:王云才教授

 

 

主旨发言10:长白山脉人居环境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研究

发言人:张成龙教授 吉林建筑大学

 

            

张成龙校长以两个视角分析智慧引导实践,第一,长白山脉人居环境生态智慧的研究;第二,建筑理念与设计实践以及考虑的要点。

通过调研了解过去城市形态,进行归整类型。朝鲜民俗与文化、建筑的结构、民居空间的特性,传统民居的智慧,长白山脉朝鲜传统民居都具有低技术特点,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与研究,是建筑观的养成的过程,而我们对于环境的善,就是生态良知。

我们应结合城市设计探索山水城市,结合建筑研究街道,结合建筑空间研究界面,关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随后他又向大家介绍了“规律+理念”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包容、朴实性理念的建筑观。最后,张校长以吉林建筑大学校园建设过程为例阐述优化设计的关键在于创造。

 

主旨发言11:生态智慧C及其新关键词“共生”

发言人:程相占教授 山东大学

 

            

程相占教授提出生态智慧C的概念及内涵,指出其科学基础是共同体。由生态智慧T向生态智慧C的转变是由于科学层面上的生态学是层次性的,只描述事实,而不描述价值。而生态智慧则是在科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引进价值,每个独立思考的学者都有自己的生态智慧学说。

此外,他认为生态智慧C包括8个关键词:中国文化、儒学、存有的连续性、生生、程颢、通物、共同体。生态智慧C的学术目标为贯通古今中西的学术资源,弥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裂缝,促进生态智慧与生态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

最后程教授总结谈到既然人与天地都是共同体即共生关系,因此新增关键词“共生”。我们应当不断完善生态智慧,对符合价值观的事物当作文明,不符合价值观的事物则当作文弊。

 

主旨发言12:为都市生态系统服务做设计

发言人:廖桂贤副教授 台北大学

 

            

廖桂贤副教授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城市中,地景建筑为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保育和赋予、甚至创造,人为设计的地景可理解为社会生态复合系统。

 她提出如何用地景建筑设计为都市生态系统服务做设计。以新加坡政府组屋的社区地景为例,发展并提出一套社区地景规划设计框架(发表于《自然、地方与人:以社区地景设计来联结》)五个原则:①社区地景是生态系统,与其他更大尺度生态系统相连接;②社区生态复合系统;③动态系统;④生态功能在社区尺度扮演重要角色;⑤助于功能提升。四个设计手段:①场域特定设计;②整合设计;③参与式设计;④亲生命设计。为此她为生态服务做设计提供出十七种地景服务分类,以水、土、人、动植物、户外舒适度等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拓宽设计视野,不再狭隘于局部,提供更多元、多层次的服务。

 

 

主旨发言13: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慢变量的思考-美国新泽西海岸沙丘蒙昧案例的启示

发言人:汪辉教授 南京林业大学

 

             

 汪辉教授由深圳市恒泰裕工业园发生的山体滑坡事件引入对慢/快变量的思考。他以发生在新泽西海岸的灾难为例告诫我们:悲剧是来自人祸!接着,汪教授结合慢/快变量解释了此现象,谈到我们掌握其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最后汪辉教授以一个农村打井的故事指出悲剧的事件看似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灾难,而实际上是人为原因而造成的韧性出了问题。

 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态系统的变化,甄别其中的慢变量因子,避免生态蒙昧悲剧的发生。

 

主旨发言14:公园与城市开敞空间设计评估:景观绩效的角度

发言人:杨波副教授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杨波副教授首先提出健康与韧性的概念。他强调了公园为人类提供许多好处及效益。例如水牛城、尼亚加拉大瀑布、拙政园等。

同时解释了韧性的概念。例如,woodlands休斯顿经历7次大降雨等灾害,仍旧保持城市韧性,体现了生态智慧。针对设计的不确定性,是否能够达到设计的预期,杨波副教授认为应该对设计者、参与者提供案例的基础进行景观绩效评价。同时还以休斯顿公园安全感为例,解释了景观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相关概念。

最后杨波副教授介绍了自己在景观绩效方面的教学实践

 

7月29日下午-主旨发言

主持人:杨波副教授

 

主旨报告15:城镇化背景下上海郊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基于生态智慧的几点思考

发言人:车越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目前长三角及上海城镇化进程快速,车越教授认为其土地利用变化、城郊结合区景观生态格局变化、城郊结合区土地利用变化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变化剧烈。目前上海郊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河道、景观破碎化。应对该情况上海提出“五违”、“四必”策略。

此外借鉴景观生态学和交通学,用遥感影像审定河流的数据测定其河网变化及水质问题,指出健康河流应该是弯曲的、联通的、成环的。

 最后车越教授认为目前的建设更多强调数量建设,下一步应重视质量建设。例如黄埔江河岸带栖息地通过小的营造来提高环境的同时考虑社会功能,提供给市民公共活动空间

 

 主旨报告16:中国古代城乡水适应性景观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

 发言人:王思思副教授 北京建筑大学

 

                   

 王思思副教授以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干旱雨涝的水环境问题为研究背景,对水适应性景观进行分析。人类社会在不断适应和改造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旱涝灾害防治策略等生态实践的产物。

 分别介绍了当今水系统的治理,表现特征以及对适应性景观进行分类。并分析了祁县、太谷、平遥等干旱区域内适应旱涝双重威胁的水适应性景观。

 同时开设建筑遗产水环境保护技术课程,并进一步深层次分析生态水景观规划与设计对中国古代城乡水适应性景观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

 

主旨报告17:基于定量分析的吉林省乡村聚落空间聚集度与地理要素响应研究

发言人:吕静教授 吉林建筑大学

 

                  

 吕静教授通过对吉林省乡村聚落空间聚集度量化研究,进而对乡村聚落的实施、自然山水与气候的影响因素的进行分析。

 通过撒网式调研获得大量数据,对乡村聚落的理性思考有巨大的帮助,另外吉林省乡村聚落分布与交通体系关系以及发展轴线进行分析,得出有公路连接的乡村聚落数量会更大,另外地形地貌对于乡村聚落也有一定的影响。

 人口的迁移对于吉林省影响很大,吕教授梳理得出近年来吉林省人口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通过对人口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聚落的改变,同时聚落的改变可能会对生态的改变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借助案例的分析,沿山脉和水系基于量化模型空间分布适应性研究,沿水系-辽河流域-基于GIS的吉林省东辽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得出山脉水系对于一个乡村聚落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主旨报告18:吉林建筑大学生态智慧教育教学案例探索

发言人:赵宏宇副教授 吉林建筑大学

 

                     

 赵宏宇副教授面对生态智慧人才需求的新常态,提出了生态智慧新型模式,以同济宣言引领下生态智慧教育对生态智慧科研的寻力及长白山行动纲领引领下的生态智慧实践对生态智慧科研的修正,三者互相作用形成深远传播,并传播和完善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共同体。

生态智慧教育关注生态智慧型人才培养,因而开展教材编写、课程开设、人才引进、培养方案、面向从业者、管理者的生态智慧教育。生态智慧科研关注理论性科学研究,分别体现在系列会议的参与和承办、系列丛书编写及重要的理论性研究成果的形成与发表,中央财政支持的科研平台建立。

他所进行的生态智慧实践主要是对于吉林省在地性的实践,例如首个现代生态智慧城镇长春新区,长春市历史水系的生态修复,长春市古代及近代生态实践历程挖掘及解读。

为此,赵宏宇教授总结生态智慧课程开设的目标为:①引导学生掌握生态智慧与实践的相关基本知识;②明晰生态实践研究领域发展趋势和实际项目操作;③根据北方特色,传承寒地传统村落生态治水智慧;④树立学生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培养生态智慧性人才;⑤传播生态智慧知识体系,为东学西渐与文化自信提供坚实基础。

 

 7月29日-其他活动

主持人:象伟宁教授

 

7月29日晚上进行圆桌会议,其讨论主题为《生态智慧城市》。

圆桌会议由彭震伟、象伟宁、张成龙、吕静、车越、王昕晧、袁兴中、卢风、程相占、王思思、杨波、王云才、廖桂贤、汪辉、赵宏宇共15位特邀嘉宾进行研讨。各位专家领导就生态智慧、生态智慧教育、生态智慧城镇、生态智慧实践等关键词展开讨论。各位嘉宾均表示本次多专业跨学科讨论非常有意义,真正看到了生态智慧是如何实践的,希望未来可以继续坚持这种多元化的交流。

                    

 

闭幕式

主持人:赵宏宇副教授

 

7月29日下午,由吉林建筑大学副校长张成龙教授致闭幕词 张成龙副校长祝贺会议圆满成功举办,对各位国内外生态智慧领域顶级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此次会议意义极其重大,各位专家、领导充分审议了《生态智慧城镇之长白山行动纲领》,并为长春新区生态智慧建设召开了研讨会。本次“生态智慧城镇”同济-吉建大论坛(2018)在吉林建筑大学举办,邀请来自国内外的18位嘉宾进行演讲,促进本校的学术氛围越发浓厚。

其次,他热烈祝贺同济大学城乡生态规划设计研究国际联合中心及生态智慧与实践研究中心与吉林建筑大学寒地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及寒地城市空间绩效可视化评价与决策支持平台成功签署长白山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各位专家颁发《吉林建筑大学寒地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聘书;此外,他祝贺吉林建筑大学寒地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与长春新区管委会成功签署合作协议。

未来寄语:希望即日起积极准备“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吉建大论坛(2019)。以便届时为大家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更高效的会议环节。并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至此,“生态智慧城镇”——同济-吉建大论坛(2018)圆满落下帷幕!

 

 

特别鸣谢

 

                       

 

此外,特别感谢长春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湖北科技学院、山东建筑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墨尔本大学、瑞典农业大学、长春建筑学院、长春大学、长春科技学院、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大鹏更新局、棕榈生态城镇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中丰汇融投资管理公司、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省四海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中天建筑规划设计研究公司、金吉拉生态文化发展(广州)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春市规划院、长春亿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春空港开发区住建委、长春公交集团、吉林绿地兴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安徽省安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Eris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吉林省澜景图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市规划研究院等的大力支持

尽管夏日炎炎,假期过半,仍有大量坚守一线的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学科师生参与其中,令人感动!

                                   

 

                   

相约 “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吉建大论坛(2019)

2019年6月我们不见不散!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点击文末“阅读全文”获取本次会议合照

提取密码:4N63

下一条:热烈祝贺“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吉建大论坛(2019)恳谈会在长春圆满召开并取得巨大成功